科室动态
总医院普外科“3.7”中国疝气日宣传义诊活动圆满成功
在“3.7”中国疝气日来临之际,为了向公众普及腹壁疝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,持续关爱和造福广大病友,树立正确的生活和治疗观念。3月7日上午,jxf吉祥官网总站王钢副院长、普外科魏庆忠主任及医护团队在总医院门诊开展“尽享疝事 广结善缘”疝病专家义诊活动。
7日一早,王钢副院长就来到义诊现场指导工作,医护人员也第一时间开始忙碌而有序的义诊工作。普外科魏庆忠主任、苏超云、李芳、吕元开、常程、殷瑞等医生面向疝疾病患者逐一检查,诊断讲解,开展疾病治疗指导,为患者制定科学、规范、高效的诊疗方案。护士长王慧莲、杨靓、黄凤飞为患者开展疝疾病知识宣教。
不一会儿,已陆续有几名围着医生咨询的患者。一名女士满脸焦虑,急切地询问魏庆忠主任:“医生,我腹股沟位置有些疼,是不是疝气?”
详细了解病情和生活习惯后,魏庆忠主任给患者吃了颗“定心丸”。“目前看,疝气的可能性不大,但保险起见,建议做个超声检查。”
医生组长苏超云随即带患者挂了王钢副院长的专家门诊号,经过问诊,并带患者前往B超室做了超声检查,排除了疝气及系列疾病,患者疼痛缓解,悬着的心放了下来,连声道谢。
随后,普外科医护团队细心了解每一位前来咨询患者的情况,认真检查,同时耐心细致地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,为需要其他检查者贴心导诊,三个小时的义诊共预约择期手术10余例,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,义诊活动取得圆满成功。
疝病知识科普
什么是“疝气”?
老百姓常说的“疝气”,学名就是“疝”,是指体内器官或其一部分离开正常的位置,通过薄弱点、缺损或者裂隙进入其他部位,脑、胸、腹部等都可以出现,但以腹外疝(又称腹壁疝)最常见,包括腹股沟疝、股疝、脐疝、白线疝、切口疝、造疫口疝等,其中以腹股沟疝最常见,又被老百姓俗称为“小肠串气”。通俗来讲,疝就像是羽绒服破了个“洞”,里面的羽绒往外跑,治疗的根本是需要补上这个“洞”。
发病原因:
“洞”:组织结构薄弱或者缺损,可以是先天因素,也包括后天原因;
“力”:异常的腔内压力增高,导致压力差,比如慢性咳喘、便秘、排尿困难、重体力劳动等。
疾病表现:
1、站立时有肿物自腹股沟区或腹壁突出,仰卧或按压后消失,
2、有时腹股沟区有酸痛、疼痛、坠胀的感觉,
3、有腹部手术史,切口或造瘘周围局部出现可复性包块,
4、疝手术后复发的患者。
疾病危害:
疝可以几十年没事,也可能随时出事,一旦出现疝内容物突出不能回纳发生嵌顿,就可能导致疝内容物的缺血,出现腹痛、肠梗阻,甚至肠坏死、穿孔,危及生命。
治疗策略:
从医学角度说,2岁以下儿童经保守治疗少部分有自愈可能,2岁以后自愈的可能性极小,成人腹股沟疝不可自愈。腹股沟疝保守的治疗方法有疝带、疝托、中医中药等,可能起到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发展的作用,但是不能根治,手术是治愈成人腹股沟疝唯一可靠的方法。传统手术强调“缝”,就像是用粗丝线把破了洞的羽绒服直接缝上;现在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强调“补”,就是用各种各样的补片把缺损补上,相当于给羽绒服“打补丁”,复发率降至1%以下。